據各大酒店集團陸續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數據顯示,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各大酒店集團營收均呈現不同幅度的下降,利潤較多陷入較大虧損狀態,業績跌幅比此前普遍預期更為嚴重。在這過程中,作為酒店的投資主體,投資人倍感壓力,是否需對自己的項目進行翻牌,或是改變單打獨斗的狀態加入品牌軍成為生死攸關的選擇,并由之不斷細化出——怎樣定位的品牌值得投資?哪個品牌的投資模型享有最高投入產出比?這個品牌的運營是否切實能提升坪效?對接的品牌團隊成員足夠靠譜么?這個品牌所背靠的酒店集團,能夠給到多大的支持力度?
從投入成本出發,圍繞品牌定位、產品設計、服務感受、運營功力、后臺系統支持等展開,再回歸到投資回報率及整體的投資回報周期,投資人理性且細致的計算著自己的項目和品牌的最佳配比,在疫后目不暇接的酒店品牌產品推介會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良配。
翻牌及連鎖化成擺脫增長乏力的有效途徑
品牌進入大浪淘沙期
“酒店這張床無可替代。”談及中國酒店行業發展前景,IU2.0酒店投資人譚總信心滿滿的表示,不論是出差還是旅行,人們都需要解決住宿問題,“無非是選誰家的問題”。那選誰家呢?產品是否符合年輕客群的需求成為硬性指標。在這輪PK中,產品日益老化,幾乎沒有服務的經濟型酒店;經營不規范導致住客體驗差的單體酒店以及整體設施老舊,服務水平跟不上的老酒店直接落于下風,再加上疫情客源的急劇減少,這三類酒店產品增長日益乏力。有的投資人將酒店關停轉行,有的投資人將思路聚焦于產品升級或是翻牌加盟更具競爭優勢的品牌軍。譚總就是其中之一,面對原有經濟型酒店日益萎縮的營業額,看好酒店發展前景的她選擇了后者,“在商言商,能好好的活下去才是關鍵。”
在選好了大方向之后,選擇什么品牌成為所有問題的癥結所在。隨著消費不斷升級,迎合消費市場需求,酒店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日益繁多。據《中國飯店管理公司(集團)2019年度發展報告》顯示,70家飯店集團擁有的品牌數量高達492個,僅耗時一年,酒店品牌就多了60多個,大家都希望通過細分品類的方式,滿足消費群體日益個性化、圈層化的需求,在細分市場拔得頭籌,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市占率。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品牌森林,投資人選品牌就像購買盲盒,最終成為非酋還是歐皇,全憑慧眼識珠。
點評:新冠疫情的爆發,對酒店行業產生了深刻影響。后疫情時代,品牌酒店,輕社交酒店或更能符合年輕人消費趨向。